欢迎访问恩施侠客行旅行社官网!

宣恩景点

这片湖北境内最美的吊脚楼群落,它是土家人最后的极乐净土

频道:宣恩景点 日期: 浏览:196

绵延于鄂、湘、黔、渝四地边境,有一座武陵山。

武陵山北麓,鄂西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宣县沙道沟西南的崇山峻岭间,一个拥有23座古木沉香吊脚楼的土家山寨群落静静隐身于此。

因为地理位置偏僻闭塞、交通不便,深山中的彭家寨仿如《桃花源记》中隔世桃源般存在着。

山居土家寨

《桃花源记》中的武陵人,是透过林尽水源处的山中,一道小口进入了与世隔绝的桃花源。

而彭家寨与外界,是一条横卧在寨外龙潭河上长40余米,宽不足1米的铁索桥。

初见彭家寨的第一眼,只能是隔岸远眺,因此得以见到彭家寨的全貌。

从眼前晃晃悠悠的铁索桥延伸而去的图景,绿树青山衬着吊脚楼的黛顶陈木,错落有致地向上层层叠叠蔓延。这幅天然的古寨山居画轴,远胜于任何出自人工之手的匠气画作。

23座吊脚楼,45户人家,人口200有余,彭氏祖先300年前到这深山中安居、繁衍至今。

现在的彭家寨,除了一户为李姓,其余人家全部姓彭。

关于彭家寨的起源,说法不一。传说数百年前,一对迁徙于江湖的夫妇,走南闯北欲寻一处安宁福地作为他们男耕女织、养老送终的地方。

当他们来到武陵山北麓,被一条湍急的大河挡住去路,却无意中发现对岸对峙的两山之间,茂林修竹中有一处宁静怡人的理想地。

正当他们不知如何渡河的时候,河水中升起一座若隐若现的桥,勇敢的夫妇踏桥过河,之后便在这里安居繁衍。

还有一说,是在清朝康熙年间,彭家寨后人们的祖先彭怀陕带着两个儿子从湘西永顺逃难而来,看到这里山清水秀,喜欢极了,于是就此定居下来。

这些口口相传的传说,大多已不可考,倒是建筑学界为彭家寨的来由,找到了一种更合理的解释。

彭家寨前的龙潭河是酉水的分支,起源于恩宣的酉水流经的鄂、渝、湘、黔四省,是土家族分布最为集中的地段,酉水是土家文化的母亲河,而酉水流域也是土家吊脚楼分布最为密集的地段。

据考证,现在彭家寨的土家人,就是从湖南怀化顺酉水迁徙至此的。

今天沿龙潭河两岸,分布着十多个土家寨,与清朝末年和及抗战时期的两次“川盐济楚”的关系密不可分。

在这百余年间,这里成为重要的运盐通道,盐从四川运来,再顺着酉水运往湖南、贵州。

数次因盐而起的移民潮,使龙潭河流域的人口不断壮大,人们在清朝末年间伐木建房,同姓成寨,彭家寨便都是姓彭的人家了。

吊脚楼的土家智慧

彭家寨背山面水,两端有小溪为界,用地完整,是鄂西土家聚落的典型选址。

23座吊脚楼中,有单吊式、双吊式、二层吊式、三层吊式、平地起吊式和一字吊式,几乎囊括了土家吊脚楼的全部样式。

古建筑专家张良皋在彭家寨考察了这些建筑后撰文称,宣恩彭家寨是湖北省吊脚楼群落里的“头号种子选手”。

在山寨间漫步,顺着层层台阶拾级而上,便进入吊脚楼最为密集的空间。

有人讲吊脚楼形容为土家人的建筑和生存智慧,一点都不为过。

结合当地山多岭陡、木多土少,潮湿多雨、夏热冬冷、野生动物多等生态特点,彭家寨吊脚楼群落,完全是土家人顺应自然环境的而建造的家园。

与其他土家建筑尤其不同的是,彭家寨的吊脚楼,顺着山势高低错落、一溜排开。

悬空的吊脚楼顶部的歇山檐口,四角均微微向上飞翘,立面造型异常生动,让山寨的建筑群有一种轻盈灵动的感觉。

彭家寨的吊脚楼在建造过程中,加工大梁和柱料时,一定要在梁上画上八卦、太极图、荷花莲子等吉祥图案。

堂屋主梁的正中间,要钉上一块里面包着铜钱或者纸币的红布,祈求神灵保佑家人平安、六畜兴旺。

然后是把加工好的梁柱接上榫头拼接起来,这个步骤叫做“排扇”。

接下来,房主要选定一个黄道吉日,请来乡邻,一番祭梁之后才能上梁。众人齐心协力用绳子拉、木杆推,将一排排木扇竖起,是为“立屋”。

之后椽条、盖瓦片、装板壁,一座吊脚楼就建起来了。

这是纯手工的作品,这整个吊脚楼建造的过程中,不需要一颗钉子,吊脚楼的结构完全靠榫头的空隙插入拼接而成,精准的建筑计算令人惊叹。

从艺术角度而言,彭家寨的吊脚楼建筑、绘画、雕刻集于一体;而吊脚楼里的生活区,功能划分得清晰合理。

因地势而建的吊脚楼,脚下所吊的柱子有高有低,楼下或圈养牲畜,或堆放柴草,或用作厕所;二楼与地面齐平,屋外是土家人的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神龛;吊脚形成的走廊,可以晾晒衣服和农作物、乘凉。

与《桃花源记》中为避秦时之乱,“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,不复出焉”的桃花源中人类似,因为地理位置偏僻闭塞、交通不便,深山中的彭家寨彷如隔世而存的所在。

吊脚楼中的村民,至今仍然保留着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的农耕时代生活方式,时光在这里仿佛从未流逝一般……

 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