恩施盛家坝乡二官寨村荣获湖北省旅游魅力名村
近日,从闭幕的2016湖北省旅游学会年会暨湖北旅游发展高峰论坛会议上传来喜讯,全省共10个村庄获得湖北省旅游魅力名村殊荣,恩施市盛家坝乡二官寨村成为我州唯一上榜村庄。
近年来,盛家坝乡巧打生态牌,妙念山水经,以二官寨古村落保护为突破口,跨越式发展乡村旅游,围绕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六大要素,完善了大批旅游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,乡村旅游“破茧成蝶”,二官寨村今年3月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,成为湖北恩施旅游景点之一。

盛家坝乡位于恩施市西南边陲,东与宣恩县椒园镇、晓关侗族乡交界,南同咸丰县清坪镇、黄金洞乡毗邻,西与利川市毛坝镇和恩施市白果乡接壤,北与恩施市芭蕉侗族乡相连。国土总面积375平方公里,中心集镇距恩施市城区54公里。辖区内东西相距21公里,南北长34公里。
恩施市辖乡。面积平方千米。常住人口30659人(2010年六普)。辖1个居委会、10个行政村。乡政府驻盛家坝。

乡因驻地而得名。盛家坝集镇地处山丘围绕的平坝之中,地势开阔平坦,四周有成片的水田和旱地,因坝内盛姓较多而得名盛家坝。1949年为桅杆保乡,乡政府设在桅杆堡。1958年为光辉公社,1961年为大集公社。
1984年改区,1996年撤区并乡。1996年,面积387平方千米,人口3.6万人,土家族占56.5%,辖接龙桥、石门坝、涌壁沟、蓼叶坪、穿洞、二台坪、龙洞河、横岩湾、桅杆堡、龙塘湾、七家营、赞田坝、枫香河、小羊溪、罗家塘、石栏、二官寨、小溪、圣孔坪、洞湾、旧铺、盛家坝、垭盆坝、干河沟、大枞树、龙塘沟、梨树坝、安乐屯、何家坪、方家坪、坝竹园、大集场、芭蕉沟、弯田、下营坝、落坡坝、香树槽、东蓼坝、灯草池、大茅坡40个行政村。
2004年,乡政府驻盛家坝,人口37485人,面积368平方千米,辖盛家坝1个居委会和石门坝、龙洞河、桅杆堡、石栏、二官寨、麻茶沟、车蓼坝、下云坝、大集场、安乐屯10个行政村。
2003年,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. 2亿元,财政收入实现629万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00元。
近年来,盛家坝乡巧打生态牌,妙念山水经,以二官寨古村落保护为突破口,跨越式发展乡村旅游,围绕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六大要素,完善了大批旅游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,乡村旅游“破茧成蝶”,二官寨村今年3月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,成为湖北恩施旅游景点之一。
盛家坝简介

盛家坝乡位于恩施市西南边陲,东与宣恩县椒园镇、晓关侗族乡交界,南同咸丰县清坪镇、黄金洞乡毗邻,西与利川市毛坝镇和恩施市白果乡接壤,北与恩施市芭蕉侗族乡相连。国土总面积375平方公里,中心集镇距恩施市城区54公里。辖区内东西相距21公里,南北长34公里。
恩施市辖乡。面积平方千米。常住人口30659人(2010年六普)。辖1个居委会、10个行政村。乡政府驻盛家坝。
沿革

乡因驻地而得名。盛家坝集镇地处山丘围绕的平坝之中,地势开阔平坦,四周有成片的水田和旱地,因坝内盛姓较多而得名盛家坝。1949年为桅杆保乡,乡政府设在桅杆堡。1958年为光辉公社,1961年为大集公社。
1984年改区,1996年撤区并乡。1996年,面积387平方千米,人口3.6万人,土家族占56.5%,辖接龙桥、石门坝、涌壁沟、蓼叶坪、穿洞、二台坪、龙洞河、横岩湾、桅杆堡、龙塘湾、七家营、赞田坝、枫香河、小羊溪、罗家塘、石栏、二官寨、小溪、圣孔坪、洞湾、旧铺、盛家坝、垭盆坝、干河沟、大枞树、龙塘沟、梨树坝、安乐屯、何家坪、方家坪、坝竹园、大集场、芭蕉沟、弯田、下营坝、落坡坝、香树槽、东蓼坝、灯草池、大茅坡40个行政村。
2004年,乡政府驻盛家坝,人口37485人,面积368平方千米,辖盛家坝1个居委会和石门坝、龙洞河、桅杆堡、石栏、二官寨、麻茶沟、车蓼坝、下云坝、大集场、安乐屯10个行政村。
行政区划
盛家坝乡政府驻盛家坝,人口37485人,面积368平方千米。辖1个居委会,10个村委会:盛家坝、石门坝、龙洞河、桅杆堡、石栏、二官寨、麻茶沟、车蓼坝、下云坝、大集场、安乐屯。2003年,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. 2亿元,财政收入实现629万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00元。